增长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旺盛,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另谋出路,即开展煤矿并购。
央企所站的高度,使其在布局煤炭产业时,能够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。全国年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煤矿中,央企所属煤矿有33处,占89%。
两相埋怨,都有充足的理由。2010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所属22家利润过亿元的企业中,煤炭企业占三分之一,国投新集公司更是连年在其利润榜上排行第一。同时也可见得,不少央企有兴趣的投资渠道并不宽。该地煤层平均厚度0.95米,地质条件复杂,原先的煤矿一直采用炮采工艺,生产技术、设备落后。因煤炭行业是其上游行业,开拓煤炭板块不仅有可能降低成本,还具有战略意义,如同煤炭行业延伸产业链,发展多种经营一样顺其自然。
2006年,华能集团整体收购了经营举步维艰的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公司。有什么可以借鉴、有什么需要警惕、有什么需要未雨绸缪?高水平的竞争对手的加入,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?勇敢的人和怯懦的人,勇敢的企业和怯懦的企业,也许会有不同的回答。多数央企在煤炭产业上坚持走集团化、规模化发展之路。
除了大唐集团、宝钢集团、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、中煤科工集团、中国新兴集团和中国农业发展集团这6家企业,所属煤矿数量较少且集中于一个省(自治区),其余10家涉煤央企所属煤矿均分布广泛,大都涉及3个省(自治区)以上,如华能集团已在7个省(自治区)布局煤矿,华润集团的煤矿分布于6个省(自治区)。而面临办矿成本提高、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,除了高薪聘请、加大培训力度等传统方法外,或许有更多的方式可供涉煤央企选择。华能集团东峡煤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,原先也是采用炮采工艺,安全装备差,事故时有发生,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徘徊在3左右。因煤炭行业是其上游行业,开拓煤炭板块不仅有可能降低成本,还具有战略意义,如同煤炭行业延伸产业链,发展多种经营一样顺其自然。
华能集团煤炭板块的快速扩张,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大手笔的收购。2010年,华润集团成立华润煤业控股有限公司,专业从事煤炭业务及相关投资,目前已在内蒙古、河南、山西、湖南、江苏、贵州等省拥有在建及运营煤炭公司11家。
2008年,国电集团控股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,平庄煤业集团成为国电集团旗下最大的煤炭企业。有33处矿井年产能在1000万吨以上,占全国的89%。当然,央企亦可与老牌煤炭企业合作,如今年初,中铁资源集团与黑龙江龙煤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,重点加强煤炭井下开采方面的合作。中电投集团涉足煤炭行业始于2004年重组霍林河煤业集团。
属地矛盾一般起源于两个方面,一是没有带动经济发展,二是对环境的破坏。2010年,该公司实现利润65亿元,其中煤炭板块(共有全资和控股企业10家)就实现利润35亿元。2009年又以49%的股份一举成为甘肃华亭煤业集团的控股股东。即使不生产,守着资源也一样能保值,甚至增值。
保利能源合盛煤业公司位于山西省灵石县,由收购兼并的3处地方煤矿整合而成。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科技化以及安全高效,是作为央企办煤矿的基本要求。
如华能集团,目前从事煤炭产业开发管理的二级公司已有8家,煤炭资源分布在内蒙古、陕西、山西、甘肃、新疆、云南、山东等省(自治区),生产、建设煤矿共有29处,规划年产能已达到8542万吨,是目前非煤央企中产能最大的一家。作为央企,与煤矿属地关系的处理,更是一件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。
该办怎样的煤矿央企被称作共和国的长子。其中,生产煤矿151处,年生产能力5.03亿吨。在涉煤之路上,其实非煤央企早就开始多头并举,多管齐下。记者前不久在贵州省的一次调研中发现,不少央企收购兼并当地小煤矿以后,煤矿的运营主要还是依靠小煤矿原先的工作人员。央企所属煤矿中,有60处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2009年度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(露天)。央企涉煤,无论是作战略部署,还是为投资回报,都不一定需要事事躬行,毕竟采煤有很强的专业性,投资、管理、生产服务等方面分开,未尝不是一个多方兼顾的方法。
不论谁是谁非,矛盾都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运营造成干扰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国电集团和华电集团分别与贵州省和贵州省安顺市政府签署协议,两大集团都将在十二五期间大手笔投入,致力于贵州煤炭资源整合。
该地煤层平均厚度0.95米,地质条件复杂,原先的煤矿一直采用炮采工艺,生产技术、设备落后。2010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所属22家利润过亿元的企业中,煤炭企业占三分之一,国投新集公司更是连年在其利润榜上排行第一。
除神华集团和中煤能源集团以外,其余14家涉煤央企中,2010年原煤产量超过千万吨的有6家,分别是:中国电力投资集团5392万吨、华能集团4886万吨、国电集团2653万吨、国家开发投资公司2582万吨、国家电网公司1752万吨、大唐集团1140万吨。经济实力雄厚,使央企能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,坚持科技兴安,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、新技术、新设备和新材料,提高矿井机械化、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,新建矿井起点高,收购而来的改扩建矿井,也能在装备、安全和效率等方面有明显进步。
2006年,华能集团整体收购了经营举步维艰的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公司。其所属煤矿分布在山西、内蒙古、黑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新疆等15个省(自治区)。央企所站的高度,使其在布局煤炭产业时,能够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。其余行业的央企又为何?或许我们可以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2010年度工作报告中窥知一二。
参与地方资源整合,大量收购地方煤矿是央企涉煤的另一条路径。新兴集团在贵州省仁怀市有2处各年产30万吨的建设矿井。
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大多数非煤央企的共识。可以预见的是,央企在新疆真正的煤炭开发热潮才刚刚拉开帷幕。
办煤矿的难点万事相对,利弊相伴。此招并非华能集团独有。
办煤矿的优势央企办煤矿,有很多优势。2002年以来,该矿大胆借鉴澳大利亚契约式管理经验,采用契约型管理模式把煤炭销售、生产辅助、后勤服务、矿区保安等,在坚持市场准则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,均以契约的形式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承担。在安全生产方面,2010年,中央企业各类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.142,远低于0.749的全国平均水平,其中有10家央企未发生煤矿死亡事故。为何办煤矿既然各有主业,非煤央企为何要涉足煤炭这个有相当风险的行业?电力、冶金、化工等行业的央企办煤矿,不难理解。
如此规模,并非一夜春风来吹就。煤炭资源的战略地位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,让煤炭行业成为投资的热点。
尽管有不少优势,但是央企煤炭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给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。有什么可以借鉴、有什么需要警惕、有什么需要未雨绸缪?高水平的竞争对手的加入,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?勇敢的人和怯懦的人,勇敢的企业和怯懦的企业,也许会有不同的回答。
在内蒙古,华能集团、中电投集团、国家电网公司、华电集团等企业,除现有生产矿井外,均有新建项目。有电力集团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,当时兼并或控股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,其实主要是看中了其专业技术人员多的优势,但与其快速扩张的速度相比,能从中抽调的人才还是杯水车薪。
本文由寡凫单鹄网发布,不代表寡凫单鹄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xe5i0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3oif8/760.html